,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证券新闻 >> 理解中国| 魁阁求是读书会 第十九期

理解中国| 魁阁求是读书会 第十九期

2021-10-31 12:37:31 来源: 浏览:1
    理解中国| 魁阁求是读书会 第十九期
    
    
    
    
    
    
    
    
    
    READING
    
    
    
    
    
    
    
    
    我们一起读书吧
    
    
    
    
    
    
    
    
    活动概要
    2021年10月27日下午16:50,经济学院“魁阁·求是”读书会第十九期在文汇楼1211顺利展开,本期读书会由经济学院的陈锐老师召集,参与读书会的同学都是来自经济学院2020级的金融专业研究生。本期分享的书目是兰小欢先生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本次读书会首先由张顺华同学领读,随后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及社会现实就这本书的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会议介绍
    本次会议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领读人对第十九期所讨论与分享的书目《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进行简单介绍;二、张顺华同学分享《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深刻感悟;三、读书会成员进行最后的研讨,提出问题并交流各自的看法,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沟通。
    
    
    
    书籍介绍
    本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小欢多年教学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广泛采纳各领域学者全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作者简介
    兰小欢,于2012年作为研究学者加入长江商学院;他于2012年获得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2006和2001年分别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东北财经大学授予的经济学硕士与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集中在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公共财政等。
    
    
    主讲人:张顺华
    总览
    
    上篇 微观机制
    地方政府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一环,事务繁杂,自主权力很大。本篇第一章介绍决定地方事务范围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不会经常变化,所以地方政府要办的事、要花的钱也不会有巨大变动。一旦收入发生大幅变动,收支矛盾就会改变政府行为。第二章介绍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前因后果。这次改革对地方政府影响深远,改变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模式,催生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资金来源。第三章和第四章详细介绍其中的逻辑、机制、案例,同时解释地方政府的债务和风险,以及相关改革。这些内容是理解下篇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基础。
    下篇 宏观现象
    上篇介绍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第一个特点是城市化过程中“重土地、轻人”,优点是可以快速推进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缺点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推高了房价和居民债务负担,拉大了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第五章分析这些内容,并介绍土地流转和户籍改革等要素市场的改革。第二个特点是招商引资竞争中“重规模、重扩张”,优点是推动了企业成长和快速工业化,缺点是加重了债务负担。企业、地方政府、居民三部门债务互相作用,加大了经济整体的债务和金融风险。第六章分析这些内容,并介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详述“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及“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第三个特点是发展战略“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优点是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扩大了对外贸易,使我国迅速成为制造业强国,缺点是经济结构不平衡。对内,资源向企业部门转移,居民收入和消费占比偏低,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对外,国内无法消纳的产能向国外输出,加剧了贸易冲突。第七章分析这些内容,并介绍党的十九大重新定义“主要矛盾”后的相关改革,详述“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所需要的改革。
    重点聚焦
    (一)分税制改革
    “事权与财力匹配”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把税收分为三类:中央税(如关税)、地方税(如营业税)、共享税(如增值税)。同时分设国税、地税两套机构,与地方财政部门脱钩,省以下税务机关以垂直管理为主,由上级税务机构负责管理人员和工资。这种设置可以减少地方政府对税收的干扰,保障中央税收收入,但缺点也很明显:两套机构导致税务系统人员激增,
    提高了税收征管成本,而且企业需要应付两套人马和审查,纳税成本也高。2018年,分立了24年的国税与地税再次开始合并。
    (二)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
    图3-1总结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逻辑。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拿走了大部分税收。但因为有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地方政府维持运转问题不大。但地方还要发展经济,要招商引资,要投资,都需要钱。随着城市化和商品房改革,土地价值飙升,政府不仅靠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支撑起了“土地财政”,还将未来的土地收益资本化,从银行和其他渠道借入了天量资金,利用“土地金融”的巨力,推动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债务。这套模式的关键是土地价格。只要不断地投资和建设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城市就会扩张,地价就会上涨,就可以偿还连本带利越滚越多的债务。可经济增速一旦放缓,地价下跌,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累积的债务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可能压垮融资平台甚至地方政府。
    (三)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模式
    要理解政府治理和运作的模式,必须首先了解权力和资源在政府体系中的分布规则。这一分布取决于两个重要体制特点:一是央地关系,二是条块分割。央地关系是指整体上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要平衡;条块分割是指地方部门要同时接受上级垂直部门和横向地方政府的领导,受到双重制约。基于这两个特点,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可以从三个视角考察:从外部性的视角,若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只影响本地,就可以由本地全权处理,若存在外部性,则需要上级协调;从信息的视角,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实际权威也会更大,因此上级往往也会花费大量的精力获取下级的信息;从激励相容的视角,与本地发展目标无关或相反的事项更倾向于垂直领导,与本地发展目标相符或本地能受益的事项则倾向于交给本地政府处理。根据这些事权划分原则,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享有非常广泛的权力,因此可以深度参与资源的生产与分配过程。
    要发展经济,地方政府除了有事权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财权。1985-1993年,推行财政包干,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占比逐年下降,于是1994年进行分税制改革,增加了中央的收入,却大大降低了地方的财政资源。因此地方开始实行土地财政。一方面补贴工业用地,招商引资,一方面限制商住用地,房价带动地价。但对于无法依靠土地财政的基层,则出现了财政困难,地区间不平等,需要依靠中央转移支付,并继续进行财政改革。如农村税费改革,乡财县管、省直管县等等。
    土地进入资本市场,就从土地财政变成了土地金融。政府成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即“城投公司”,以未来的土地收益为抵押撬动大量银行贷款,就可以进行投资以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一是投资基础建设,城投公司开发后再交给政府招商引资,或企业从开发到引资全负责,政府付费使用,这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二是投资工业,由政府对特定企业进行支持和补贴。此外,政府还会设置产业引导基金,成立投资公司或交给市场化的基金管理人运作,作为“母基金”投资其他基金,再通过后者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从而将更多社会资本引导至战略新兴产业。
    (四)个人思考
    1、共同富裕走向何方?
    共同富裕基于的共同权利是一种个人权利集合而成的总体性权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权利对个人的保障机制是以机会平等为特征的过程公正和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为条件的结果公正。所以,共同富裕不是均等富裕。即使进入文明程度极大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公民的需求存在差异,福祉在客观,上也不是平均分配的。所以,共同富裕无论在哪个发展阶段都不是简单的“均贫富”。基于个人机会平等的过程公正和基于有条件或者有选择差异的结果公正,是最大程度保障公民发展和共享权利的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机制。
    2、不能脱离时代背景理解法律。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指导下,地方政府官员用尽各种手段发展经济,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埋下了风险。不少法律政策,都是为了顺应经济改革以及经济现实而出台的。因此理解法律首先要理解法律出台的经济和政治背景。这点尤其体现在土地与户籍改革上。2019年《土地管理法》63条规定,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这意味着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与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拥有了同等的权能,打破了城市政府对土地供应的垄断,让建设用地指标逐渐开始流转。《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提到: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这些都意味着要打破城乡界限,加强资源流动性。这些政策就是建立在城乡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上。
    
    
    分享阅读感悟
    围绕《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一书,大家畅所欲言,分享了自己的所思所感,以下是部分同学发言。
    分享人:贺静
    贺静同学认为,债务置换是为了限制债务增长,规范借债行为,所以地方政府不能无限制地发债去置换融资平台债务。目前,中央对发债规模实行限额管理的做法恰恰在做出规范化的一步探索。总体限额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各地区限额则由财政部根据各地债务风险和财力测算决定,报国务院批准。这种数量管制的好处是限额不能突破,是硬约束;坏处是比较僵硬,不够灵活。经济发达地区可能有更多更好的项目,但因为超过了限额而无法融资,而欠发达地区一些不怎么样的项目,却因为在限额之内就能借到钱。
    分享人:何丹
    依托市场经济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经济,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容易发现问题,觉察到各种各样的“扭曲”和“错配”。但从发现问题到提出解决方案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要摸清产生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根源,还要深入了解各种可行方案的得失。现实世界中往往既没有皆大欢喜的改革,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扭曲。得失利弊,各个不同。以假想的完善市场经济为思考和判断基准,不过是无数可能的基准之一,换套“假想”和“标准”,思路可能完全不同。
    总结与寄语
    讨论结束后,同学们认为本次读书会的选书《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十分有意义,本书主角既不是微观的价格机制,也不是宏观的经济周期,而是政府和政策,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书中核心的内容和观念: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必须深入了解这一政治经济机体如何运作,才可能对其进行判断。我们生活在这个机体中,我们的发展有赖于对这个机体的认知。要避免把舶来的理论化成先入为主的判断——看到现实与理论不符,便直斥现实之非,进而把要了解的现象变成了讥讽的对象,否则就丧失了“同情的理解”的机会。其中有让我们骄傲的繁华,也有让我们梦碎的房价。这本书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世界,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正式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
    
    
    
    
    
    
    
    
    “魁阁·求是”读书会下期敬请期待!
    
    
    供稿|张顺华
    编辑|张顺华
    海报|陈琪琪
     拍摄|贺 静
    金融研途路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公司名称:全城股票 - 联系电话:15028669339
  • 联系地址:河北省任丘市 联系邮箱:erenqiu@sina.com - 在线QQ:2302203144
  • 申请中……
  • Copyright 2021, 版权所有 www.qcxls.cn.